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道?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14日報道,在北京與華盛頓競相擴大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之際,中國將設立兩個經貿區,促進與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經貿創新發展。
據報道,中國商務部13日在解讀設立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的計劃時指出,中國和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
這兩個示范園區位于中國東部沿海的福建省,預計將于2035年完全建成。其中,與印度尼西亞的經貿區將設在福州,與菲律賓的經貿區設在漳州。
商務部還表示,經貿區將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的橋梁和紐帶。
據報道,印度尼西亞經貿區將以漁業、食品產業和基礎設施為合作重點;菲律賓經貿區則以石化產業、現代農業、數字貿易等為合作重點。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在政策解讀中表示:“發揮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互補優勢,探索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的國際分工合作模式,打造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交流新高地?!?/p>
除了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之外,東盟的10個成員還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泰國、越南、柬埔寨、老撾和緬甸。
關于與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這兩個東南亞人口大國設立“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的建議已討論了一段時間,并在今年1月得到批復。不過,更加詳細的情況直到本周才公布。
據報道,共建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是中方2021年在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之際提出的,當時中國領導人承諾要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2020年以來,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北京推行出口多樣化的結果。
此外,中國和東盟國家還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議《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成員,其他成員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與東盟宣布啟動新一輪磋商,以升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相關談判將涵蓋貨物貿易、投資、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