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道?據法國《回聲報》網站2月14日報道,14日上午,歐洲議會議員投票支持未來的IRIS2衛星網絡,這將為歐盟國家提供自己的寬帶衛星網絡,用于軍事、政府和公眾用途。
“如同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歐洲對美國的全球定位衛星系統做出的回應一樣,IRIS2系統將替代埃隆·馬斯克的‘星鏈系統,讓歐盟擁有主權網絡”,歐洲議會該項目的報告員克里斯托夫·格魯德勒高興地說,這是“歐洲戰略自治的偉大一天”。該提案以603票贊成、39票棄權、6票反對獲得通過。
報道稱,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宣布打算把“星鏈”在烏克蘭的應用限制在通信領域以避免烏克蘭人使用流量來操縱無人機之際,一致通過的投票結果很好地反映了幾乎所有政黨都希望增加歐洲主權。如果明天歐洲需要安全的通信,那么顯然要擁有自己的網絡。
因此,歐盟繼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哥白尼哨兵”衛星系統之后的這第三個重要衛星項目,將為世界各地的救災服務、武裝部隊以及在外國的外交使團提供更好的電信服務。該網絡還必須為歐盟地面網絡覆蓋不足的地區提供高質量的互聯網連接。
此次投票確認了去年11月達成的政治協議,歐盟委員會希望能在4月底之前向衛星制造商及運營商進行第一次招標,隨后確定合格的投標書,并在年底前準備好簽署合同。
報道指出,只有歐洲公司可參與競標,按照計劃,這些公司組成衛星運營商(如歐洲通信衛星公司、西班牙衛星公司、歐洲衛星公司)和制造商(空客、泰雷茲公司、不來梅軌道高科技公司)的聯盟。歐盟委員會要求為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留出足夠的空間,歐洲航天局將負責招標。
從現在到2027年,歐盟委員會將為這個新的空間基礎設施提供24億歐元預算,而歐洲航天局將為未來三年提供6.42億歐元資金。
由于所提供的連接服務必須同時對應民用和軍用,歐盟委員會期待公私合作,并希望申請公司能夠承擔衛星系統“商業”服務運行(即無加密寬帶分配)的部分資金,其融資與軍隊和政府的加密寬帶分配相對應。
格魯德勒表示,這一軍民兩用衛星系統有望在2024年底前將首批衛星送入太空,考慮到該計劃的復雜性,這是一個樂觀的時間表。但時間緊迫。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剛剛批準了亞馬遜公司開發的未來系統柯伊伯計劃約3000顆衛星的發射,盡管“星鏈”和衛訊公司表示反對。
報道指出,對歐洲來說,這意味著繼續參與太空競賽,而烏克蘭沖突表明歐洲在太空情報方面是如何落后于美國。不過,歐洲議會議員們希望看到一個在視覺污染、碎片管理和碳排放等方面堪稱環境典范的衛星系統。問題在于制造商能否以合理的成本應對這一挑戰。最終,據估計,要想保證衛星服務在2027年可投入使用,需要投資約60億歐元,這將迫使歐洲運營商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