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道?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14日報道,粒子線癌癥治療技術正走向成熟。
“副作用少,好在接受了這一治療?!弊≡诒鴰炜h的佐佐木加世子(化名,70多歲)2019年被診斷患上口腔癌。手術不能完全摘除腫瘤,雖進行了抗癌藥治療,但之后復發。佐佐木無法攝入足夠的食物,身體狀況惡化,在這種情況下,主治醫生推薦的是“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
2022年1月,佐佐木在關西BNCT共同醫療中心(位于大阪府高槻市)接受治療,兩三個月后腫瘤消失。之后沒有復發,繼續隨訪觀察。食欲恢復后的她笑著說:“正努力進行康復訓練,通過走路提高體力?!?/p>
BNCT是源自日本、領先世界的粒子線治療技術。利用癌細胞吸收硼的特性,硼與中子之間的核反應會破壞癌細胞。治療時間不到一個小時,基本上一次即可完成。
由于療效高、患者負擔輕,BNCT作為繼傳統手術、放射治療、抗癌藥物、免疫療法之后治療癌癥的“第五選擇”而受到關注。近年來,美國、英國和阿根廷等國推進研發,不少國家也決定引進日本的BNCT系統。
然而,實用化之路并不平坦。BNCT最初是利用核反應堆生成中子。核反應堆主要應用于核物理學。
大阪醫科藥科大學BNCT共同臨床研究所所長小野公二回憶說:“(能用于醫療)一年僅有四五次。預算也有限,物理學者、醫師和企業研究者每天都絞盡腦汁?!?/p>
研究于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啟動,在20世紀70年代京都大學參與其中。1991年在京都大學的小野繼續開展研究,但“每天看不到成果”。
轉折點出現在2001年。大阪大學傳來消息說:“有名患者,各種治療方案都對其無效。能不能想想辦法?” 醫生為患者切除耳朵附近的腫瘤并進行了放射治療,但癌癥復發。沒有有效的抗癌藥物。小野趕緊申請利用BNCT。
用粒子線照射后,腫瘤明顯縮小?;颊呱眢w恢復,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治療過程相關內容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后,很多人積極問詢。
小野的目標是實現醫療設備實用化,以便讓更多患者用上該療法。然而,厚生勞動省的回答是否定的,給出的理由是核反應堆不能作為醫療設備得到承認。
于是小野萌生了用加速器代替核反應堆的想法。他與住友重機械工業公司接洽,于2007年開始共同研究。2020年在全球首次獲得藥品批件。目前,患者在大阪府和福島縣可以接受適用保險的治療。
小野關注的是下一步,“如果能提高功率,則可以縮短照射時間。如果能改良藥劑減輕副作用就好了”。小野為減輕患者負擔而不斷提出創意。
癌癥治療技術正在迅速發展,但也存在不變的課題。這就是,治病和工作的平衡。厚生勞動省編制的“全國癌癥登記(2019年)”顯示,一年內約有100萬人被診斷患有癌癥。其中約1/4的患者年齡在20至64歲之間。據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統計,有工作的癌癥患者約50%休假或休業,約20%被迫退職或停業。